这篇笔记记录了前端开发中常用的一些HTTP协议知识。
一、本堂课重点内容
- HTTP的发展
- HTTP协议分析
二、详细知识点介绍
1、HTTP的发展
HTTP/0.9
单行协议- 请求GET /mypage.html
- 响应只有HTML文档
HTTP/1.0
构建可扩展性- 增加了Header
- 有了状态码
- 支持多种文档类型
- …
HTTP/1.1
标准化协议- 链接复用
- 缓存
- 内容协商
- …
HTTP/2
更优异的表现- 二进制协议
- 压缩header
- 服务器推送
- …
HTTP/3
草案
2、状态码
- 200 OK - 客户端请求成功
- 301 - 资源(网页等)被永久转移到其他URL
- 302 - 临时跳转
- 401 Unauthorized - 请求未经授权
- 404 - 请求资源不存在,可能是输入了错误的URL
- 500 - 服务器内部发生了不可预期的错误
- 504 Gateway Timeout - 网关或代理的服务器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响应
3、常用请求头
Accept
Content-type
Cache-Control
: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,如no-cacheIf-Modified-Since
:对应服务端的Last-Modified
,用来匹配看文件是否变动,只能精确1s以内Expires
:缓存控制,在这个时间内不会请求,直接使用缓存,服务端时间Max-age
:代表资源在本地缓存多少秒,有效时间内不会请求,而是使用缓存If-None-Match
:对应服务端的Etag
,用来匹配文件内容是否改变(非常精确)Cookie
Referer
Origin
:最初的请求是从哪里发起的(只会精确到端口),Origin
比Referer
更尊重隐私User-Agent
4、常用响应头
Content-type
Cache-Control
: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,如no-cacheLast-Modified
:请求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Expires
:应该在什么时候认为文档已经过期,从而不再缓存它Max-age
:客户端的本地资源应该缓存多少秒,开启了Cache-Control
之后有效ETag
:资源的特定版本的标识符,类似于指纹Set-Cookie
:设置和页面关联的Cookie,服务器通过这个头部把cookie传给客户端Server
:服务器的一些相关信息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
:服务器端允许请求的头部
5、缓存
- 强缓存
Expires
:时间戳Cache-Control
- 可缓存性
no-cahche
:协商缓存验证no-store
:不使用任何缓存
- 到期
max-age
:单位是秒,存储相对于请求的时间的最大周期
- 重新验证&重新加载
must-revalidate
:一旦资源过期,在成功向原始服务器验证之前,不能使用
- 可缓存性
- 协商缓存
ETag/If-None-Match
:资源的特定版本的标识符,类似于指纹Last-Modified/If-Modified-Since
:最后修改时间
- 缓存操作流程图
6、Cookie
Name=Value
:各种cookie的名称和值Expires=date
:cookie的有效期,缺省时cookie仅在浏览器关闭前有效Path=path
:限制指定cookie的发送范围的文件目录,默认为当前Domain=domain
:限制cookie生效的域名,默认为创建cookie的服务域名Secure
:仅在https安全连接时,才可以发送cookieHttpOnly
:JavaScript脚本无法获得cookieSameSite=[None|Strict|Lax]
None
同站、跨站请求都可以发送Strict
仅在同站发送Lax
允许与顶级导航一起发送,并将与第三方网站发起的GET请求一起发送
7、HTTP/2概述
- 更快、更稳定、更简单
- 最小单位为帧(frame),其中
frame body
部分存储HTTP/1.x的内容 - 消息:与逻辑请求或响应消息对应的完整的一系列帧
- 数据流:已建立的连接内的双向字节流,可以承载一条或多条消息
- HTTP/2的连接都是永久的,而且仅需要每个来源一个连接
- 流控制:阻止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大量数据的机制
- 举个例子,客户端在观看一个视频到一半以后暂停,这时浏览器就没有必要再接收服务器发来的视频信息
- 服务器推送:服务器根据请求的内容推测出其他所需的内容,一次性发送(例如请求HTML,则会有响应的CSS、JavaScript文件)
8、单点登录
- 将登录系统抽离出来,实现一次登录即可访问多个系统
三、实践练习例子
- 使用
fetch
发起一个GET请求
//请求的网址
let url = "http://127.0.0.1:7777/list";
//发起get请求
let promise = fetch(url).then(function(response) {
//response.status表示响应的http状态码
if(response.status === 200){
//json是返回的response提供的一个方法,会把返回的json字符串反序列化成对象,也被包装成一个Promise了
return response.json();
}else{
return {}
}
});
promise = promise.then(function(data){
//响应的内容
console.log(data);
}).catch(function(err){
console.log(err);
})
四、课后个人总结
- 其实这一章的内容在实践中或多或少有所接触,但是并没有深入了解,尤其是请求数据和响应数据中各字段的含义,以及session、cookie和单点登录的原理